由於種族的融合,世代之交替,國界之泯滅,互動之頻繁……,在在使我們的語言產生改變。雖說語言原就具有時代背景,但有些事不即時澄清,最後就以訛傳訛,積非成是了﹔再說,不正確的文法或造句會減損原本話語的簡潔或美麗,不得不糾正、改進。就簡單地將日常俯拾可得的一些毛病以條例式提出來一起討論。
※ 他在做這個練習
或 這個世界在教導我們?
這通常是受了英文現在進行式及閩南語的影響,中文的動詞並無時態,若要強調時態時通常藉助副詞來表示。要表達現在進行式時,應使用"正在"或"……中",所以應改成他正在做這個練習以及這個世界正教導我們。
※ 他們仍不斷地在探索著這個重要的課題?
這句話中除了用了兩個可以省略的字來表示進行式外,"地"也可以省略,一點都無損原意,所以應改成他們仍不斷探索這個重要的課題。
※ 他的熱忱已經一點一點地在消失?
這主要受閩南語的影響,"在"可以省略,應改成他的熱忱已經一點一點地消失,或他的熱忱一點一點地消失中。
※ 我在想要不要答應他?
和上面一樣,"在"是閩南語,中文應該用"正"字,可改成我正想要不要答應他。
※ 那些是我的朋友們?
這通常是受了英文的影響,前面已經有了"那些",訊息接收者已經知道是複數,因此"們"可以省略,改成那些是我的朋友。
※ 怎麼去使用
或 當我們全心全意去玩耍?
這通常是受了閩南語的影響,閩南語會在動詞前加上"去"、"來"的虛詞,使用中文時應將之省略,改成怎麼使用或當我們全心全意玩耍。
※ 摘水果來吃?
與上相同,要改成摘水果吃。
※ 你有去過美國嗎?
這是受了閩南語的影響,閩南語用"有"表示完成式,使用中文時可以將之省略或以"曾"代替"有",因此可以改成你去過美國嗎
或
你曾去過美國嗎。
※ 你有沒有擔心過我可能不會復原?
此處的"有沒有"是閩南語語法,相當於中文的"是否" ;"
……過"和"曾經"或"曾"都是表示完成式,在一句話中要擇一使用,因此正確說法是你是否曾擔心我可能不會復原
或 你擔心過我可能不會復原嗎。
※ 學者們曾試圖探討過父母行為模式與子女人格發展之間的關係?
在中文的完成式中"過"這個字有時可以略去而無傷,"曾經"與"過"都是表達完成式,在一個句子中兩個詞都用的話,反而多此一舉了;至於表示複數的"們",常常也可省去,因此可以改成學者曾試圖探討父母行為模式與子女人格發展之間的關係。
※ 害怕去處罰孩子的不當行為?
這通常是受了英文中"to"的影響,中文不需譯出,否則反變成贅字,因此可改成害怕處罰孩子的不當行為。
※ 採用有系統的步驟去收集資料?
與上相同,可改成採用有系統的步驟收集資料。
※ 自信地在商業界作自我推銷?
"作"是贅字,可能將英文中"do"或"to"給帶出來,可以不要,改成自信地在商業界自我推銷。
※ 他們瞭解到時間的短促?
"到"是源自閩南語,表達完成式,中文應以"了"來表示,所以正確的說法是他們瞭解了時間的短促。
※ 挫折有時會引發人們對那些使我們感到挫折的對象產生攻擊行為?
"那些"是源自英文中的"those which or those
who",在中文裡毋需如此畫蛇添足,只說挫折有時會引發人們對使我們感到挫折的對象產生攻擊行為就好了!?
※ 喜歡那些對結果負有個人責任的工作?
與上相同,所以應該是喜歡對結果負有個人責任的工作。
※ 特質是對行為規律性的一種描述抑或解釋?
"一種"是源自英文中的"a or an",在中文中常常可以不用指明,說特質是對行為規律性的描述抑或解釋就十分明白了。
這些毛病在口語表達時容易隱而不現,因為太快就過去了,可是在文字表現時,就會使得一篇文章看來疙疙瘩瘩,非常扎眼,文字若能洗練簡潔,一定會優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