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體語言-歸零、體驗。 |
100.10.07. 莊雅琴 5∼7 分鐘 |
||
Namaste(合掌作揖,停留五秒)!不是冥想、不是印度瑜珈,更不是印度舞蹈;不是去觀光、不是自助旅行,更不是考古訪查。那麼,去印度,還能做甚麼呢?今年暑假,我到印度,體驗國際志工旅行。去做甚麼呢?其實,就只是去另一個國度,放空。歸零。學習心理學的我,一直自己努力做自己的全腦開發。參加演講會、學習各種語言,開發左腦;學習樂器練習肢體舞蹈,開發右腦。把行程排得滿滿的,腦袋裡也塞得滿滿的。有那麼一天,我覺得,這樣的生活好累,因此我作了個決定,一個讓腦袋放空的決定,就是(pause) 去讀博士班(pause)。是的,對我來說,那是從工作中暫時離開一年的最佳理由。我過了非常開心的半年,不需要每天上班,也減少其他需要動腦筋的學習活動。又過了三個月,一年的全職學生生活就要結束,終於要面臨抉擇,就在這時候,我放下一切,跟著一群大學生們,到印度參與兩周的志工旅行。 有些人可能聽過這樣的小故事。有個公司大老闆在他六十五歲退休後,一個人到希臘的小島度假,擺渡的人是個年輕小夥子。大老闆對著年輕小夥子說,你怎麼不去大都市找個像樣點的工作,努力賺多點錢。小夥子說,為什麼要努力多賺點錢呢?大老闆說,這樣將來退休後才能過優閒的生活,到小島度假啊。小夥子說,可我現在就在過這樣的生活啦。(pause) 在忙於工作的生活中,我想著,那甚麼都不用想、只要顧著三餐溫飽的生活會是甚麼樣的生活呢?將一切的思緒歸零,回到生活最基本本質。在印度,我們所做的事情,就是蓋水塔、種竹子、到學校社區服務,跟…四處參觀。每天排值日生進廚房當小廚工,準備三餐。在這裡,什麼學經歷都完全歸零,沒人管你是哪裡畢業或作什麼工作,每個人都一樣。每天上工時間不超過八小時,沒有工資,就賺自己的溫飽與周末的旅遊行程。每天住在山中小屋,呼吸新鮮空氣、清晨讓鳥兒歌聲叫醒,晚上躺在屋頂跟夥伴們賞月談心、沒有壓力。 有天晚上,我跟一位大學畢業沒多久即來這個組織帶團的印度領隊聊天。我說,覺得在生活中要扮演很多角色,很累。在工作上,我是心理師;在學校,我是個學生,大家看我覺得我是積極進取認真的人,我卻覺得好累、有壓力。他說,GRACE,Why not just be yourself. You’re just good enough. 是啊!為什麼我覺得是在勉強自己扮演這些角色而不是在作自己?為什麼要自己把別人對這些角色的期待放在自己身上?為什麼不能允許自己犯錯,而在犯錯後仍然可以認為自己,很不錯。我們不斷地學習知識,讓自己對未知更有掌控感,在這同時,是否也得要學習放下,不讓過去的經驗、角色刻版印象,限制了別人,也限制自己。 在印度,以生活體驗為主,工作為輔,每天輕鬆的工作、體驗山居生活。在台灣,工作反客為主,所有的時間,好像都被工作給綁架了,而沒能好好細細品味生活。然而,如果回到台灣、遠離城市隱居山林,這輩子每天過著像在印度這樣的生活呢?而這又會是我想要的人生嗎? 我帶著這個疑惑回到台灣,跟朝夕相處兩周的夥伴道別,回到原來的生活軌道。這種歸零體驗,好像夢境一般。回到現實,有兩種平衡是人生一直要去努力的。第一種平衡是,當我們不斷地累積資源、提升自己的能力、追求卓越的同時,偶而放空歸零,回想初心以及生活的本質;停止比較,告訴自己,我很好、也已經夠好了。第二種平衡,是忠於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也能在不同情境中適切地扮演不同的角色、與人連結。最終目標,是希望自己不論身在何處,都能安適自在,隨心所欲而不踰矩,無入而不自得。
聚會地點:台北市金華街110 號1樓(金山南路、金華街交叉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