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滑手機了」、「飲料對身體不好,少喝一點」、「天氣變冷了,多穿一件外套」!
 

各位伙伴;現在,不管你幾歲,父母有對你交待過這些話的,舉手,讓我們來相認一下。(看看你的左右,我們都是一家人啊!)

 

我的家,住在一個偏遠的山上,小時候要讀國中,都得要下山到鎮上去。
 

我們,山上的孩子,要在星期天的下午搭公車到市區住下,等到隔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才能再搭公車回家。
 

甚至;有時候山路坍塌,我們只能一個月、或三個月才回家一次,我們被迫提早離開了父母、和家庭,開始自己獨立的生活,兄弟姐妹甚至都不住在一起。
 

住在市區的同學,很羡慕我們,不用和囉哩叭嗦父母同住,我們則是了解,我們連聽爸爸媽媽囉嗦的機會都沒有。

 

我的媽媽是一個學歷不高、話不多、不擅長表達自己感情、但是卻意志堅強的台灣傳統婦女。

 

我的姐姐大我四歲,自從上國中之後她就不喜歡和我的媽媽說話,因為;她覺得我的媽媽是一個冷酷無情的母親,每個星期天,媽媽總是花一整個下午提早準備晚餐、叮嚀姐姐收拾行李,但是;我媽媽從。來。就。沒。有,送姐姐出過大門。
 

每次;只要姐姐一踏出家門,媽媽就會迅速的把玻璃門關上、拉上門簾。
 

我的姐姐,一瘦瘦小小的十二歲女孩,一個人背著大背包、雙手提著行李,自己、一個人,走山路去搭車。
 

每次到公車站牌,她看到了其他小朋友的爸爸、媽媽幫他們大包、小包的擰著,等到公車來了才依依不捨的跟他們說再見,她就覺得,自己是不被在乎的孩子。

 

從此,無論她發生了什麼不愉快的事情,都不想說,也不願意說,因為她覺得她的母親不愛她、不關心她。

 

一直到了十年後,她大學畢了業,我才要上大學,我們聊到這件事情;
 

她告訴我:「我覺得你很厲害吶,媽媽對我們那麼狠,你怎麼可以還和她那麼好?」

 

我才知道,原來我們看的角度不一樣,思考、溝通的方式也不同。

 

她在門的外面,感受到是冷漠。

我在大門裡;感受到的是母親深沈的無奈。

 

媽媽在周末都會想方設法的張羅姐姐最愛吃的菜,花一整天,不斷的來來回回檢查她的行李,就怕落掉任何一樣。
 

每回,媽媽關上玻璃門、拉上門簾之後,她會要我們三個更小的孩子,保持安靜。
 

接著;我們就會看到她,

偷偷的,把門帘拉開一個小縫,看著她的孩子離開的背影,自己默默的掉下眼淚來。
 

她捨不得她的孩子一個人走,卻又不得不用這種方法讓她學會獨立,只能躲著偷看,在孩子的背後哭泣。
 

我和姐姐說了這門後發生的事,她也哭了,

這個偏遠山區母親的心情,她的女兒在十年後才了解她,

 

這一位傳統的鄉下媽媽,和她女兒,根本沒有任何溝通的機會,因為她們對彼此的「愛」和「在乎」,一個說不出口、一個聽不進去。

 

各位伙伴;我們有多少時候因為含蓄、害羞,而失去了表達自己真正的心情的機會?


我們還有多少十年?

我們總是一再,錯失彼此真情交流的寶貴時刻,無論是對我們的父母、朋友、情人、或是子女;

 

開始,學會用情溝通,把你的關心說出來,

學會用愛傾聽,接受對方真心的表達,

學會用心感受,這樣;即便她因為某些原因說不出口,你也能給予她溫暖回應,

 

我的母親,可惜,她沒有良好的溝通表達能力,只能將她的「愛」,藏在一道道周末的美味料理裡面,只能將她的「關心」,打包在一件件為我們準備的衣物裡,只能將她的「在乎」,隱藏在電話那頭一再跳針、重複的三句話裡,「你有沒有吃飽?」、「有沒有穿暖?」、「記得,早點睡」,

 

從今天開始,

試著把門打開,說出你的真心,

當你在乎的人讓你覺得冷漠,提起勇氣,去敲敲他的門,

告訴他,你有多麼在乎他,

 

不用等到母親節、父親節、情人節、兒童節

 

從現在開始,

用情溝通,

用愛傾聽,

用心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