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周刊電子報
2002.12.15刋載 文/李盈穎
有人從小到大,英語補習費花了近百萬,仍是一句都不敢說。好不容易開口,卻低頭沉思,在腦子裡進行大量中翻英運算,又像在撒哈拉沙漠裡滿地找單字。
長榮國際高雄辦事處的蔡玉秋,就是從這樣的過程走過來的。她說,二十五歲進公司時待在文件部門,那時她的英語程度很爛,講國際電話要壓低聲音,深怕同事聽到自己一口破英文。
• 蔡玉秋問三次「please」,對方還聽不懂
- 加入演講會,如今已是中級演講員
有一次蔡玉秋打國際電話到國外分公司,她說:「This
is Evergreen Kaohsiung office. May I speak to English Department, please(這裡是長榮高雄辦公室,請幫我接英語部門好嗎?)」對方的總機回答:「Pardon(麻煩請再說一次)」所以蔡玉秋又重複一次,但總機仍然無法了解意思。直到第三次,對方終於受不了說:「Please
speak English!(請你講英文!)」
明明講英文,對方卻聽不出來!蔡玉秋有了這次顏面盡失的教訓,決定在民國八十五年加入高雄英語國際演講會。國際演講會一九四二年在加州桑塔亞那(Santa
Ana)創立,是一個鍛鍊會員演講溝通技巧與領導能力的非營利組織。
台灣的中華民國國際演講協會則是在一九五八年創立第一個分會,叫做「台北英語國際演講會」(Taipei
Toastmasters Club)。現在有九十六個分會,裡面的成員組織從農夫、家庭主婦、醫生、學生、教授、外國人到工程師都有。
現在蔡玉秋不僅當上中級演講員,並可主持大型聚會,和八年前全身顫抖發表第一次演講的樣子不可同日而語。
蔡玉秋認為,演講會的附加價值比較高,學習的多是簡報和主持會議的技巧。而她也已從文件部門調職到業務部門,現在做的工作是和國外分公司、代理行書信往來、業務電話溝通,這是她以前做夢都想不到的情景。
• 小學學歷的劉遠山出國談生意
- 不願看秘書的臉色,決定苦練英語
另一個則是小老闆被秘書羞辱的故事。劉遠山在台中豐原經營工廠三十幾年,今年五十八歲。每天早上他晨跑五千公尺的時候,都會帶著隨身聽英文,他說這是「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二鳥)的學習方法」。因為他不想浪費一分一秒(I
don't want to lose every second.)
這位講起話來中、英、台語夾雜的歐吉桑,做的是木工機械自動化的生意。七、八年前,他覺得只在台灣做生意格局太小,決定往別的國家拓展生意。
只有小學畢業的劉遠山,每次在貿易商面前講英文,他的弟弟就在後面漏氣:「你英文講那麼差,不要講了啦!人家會笑你,你看那些貿易商身邊都是業務秘書在講英文,她們蓋厲害咧!」
有一次,劉遠山要去美國、日本巡迴拜訪客戶,想不到秘書小姐比他還跩,走路走在前面,翻譯的時候又一副老大不甘願的樣子。劉遠山花了一大筆飛機票錢,還要看秘書臉色。
他說︰「會講英文就很騷包,高高在上,好像我們全部人都得靠她。後來我們說要去日本,她居然說:『日本我去過了,要去你自己去!』就這樣子丟下我們。」
劉遠山舉另外一個情境為例︰「好比到國外貿易會場,隔壁攤位有一位林小姐懂英文,有位外國客人來到我的攤位,我就拜託林小姐幫我翻譯一下。可是,等她把事情做好,我的客人也走了。不然就是我要我的秘書去聯絡生意,她跟我說:『好啦好啦!』可是三天後卻一通電話也沒打。有時候要靠她臉色請她幫忙,有時候還要看她『奇摩誌好歹』(心情好壞)。如果我能講英文,我以前就不用吃那些虧了。」
後來劉遠山參加了豐原英語國際演講會。曾經是劉遠山的老師、國際演講協會中部B區總監詹德聰說,劉遠山一開始演講的時候,只能背別人替他寫好的稿子,而且還必須錄在錄音帶裡讓他重複練習聽。但幾年下來,不僅能和外國人對談流利,居然還能談判生意。
劉遠山很寶貝他在演講會拿到的每一張獎狀,和別人對他的獎勵。他認為自己可以像幼稚園小朋友一樣,一有不懂就不恥下問。
有一次劉遠山抽到即席演講題目是「如果我是總統」。他說他要讓全台的小孩從小就開始學英語,因為台灣不能只推廣中文和台語,進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後,就該去賺全世界的錢,他不想要自己無法學習的英語環境重複帶給下一代。這個演講最後得到第三名,他有點激動的說:「讓我這個國小畢業的拿到名次,實在是啊……。」英語對他的人生翻轉可見一斑。
另外一位在南投電子公司上班、負責歐洲業務的張姓主管,則是被當年的一次面試所刺激。張先生說,他念的是全台灣倒數的專科學校,而這一類的技職學校對英文普遍並不重視。退伍後,他有機會去航空公司應徵工程人員。當時面試四、五十人,有公立大學、留學歸國的,只剩他和另一位留學歸來者。
最後張先生雖沒被錄取,他腦海裡卻一直繞著一個畫面:「我居然有機會和留學回來的一起面試……。」他覺得自己滿可惜,就是因為英語講得不好,才失去機會,自此開始了學習之路。
• 張先生學習英語鍥而不捨
- 專科生也能當到歐洲業務主管
白天張先生在水湳機場上班,五點半下班洗澡、吃飯,就趕著去地球村學英文。上課一年期間,很多同學中途放棄了,他卻一直想起那位與他一起面試、嘴角浮出一絲笑容的留學生的臉。
他說︰「別人做得到,我也可以做得到。我既然可以和國外留學的一起面試,就表示我有機會。」他說,他一直不敢放棄學習,而且學習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語言就是要經常使用。
張先生的弟弟透露,不僅下班學習,每個假日,張先生還會到中興新村找傳教士學習英文。
英語能力增進,換了一家公司,張先生竟被派到香港上班;第三個工作張先生更得到為電子公司負責歐洲業務的機會。而因為有工程背景加上語言能力,這個工作讓他如魚得水。
「別人會我也會,別人不會我會,我只有專科畢業,只有英文讓我有機會。」現在公司派他去參展,他的國語、台語、廣東話、英語足以讓他面對大部分的客人。他認為,說不同的語言是一種很大樂趣,以前因語言不懂的文化隔閡,現在突然什麼都了解了。他的每個同事都和他做一樣的事,英語卻成為他被擢升的關鍵。
英語的力量誠如所見,每個小人物都因此而命運翻轉。若非英語能力的增進,蔡玉秋認為,自己還是每天在文件部門搬運文件;劉遠山認為,他永遠得看秘書臉色做事;張先生可能會一直在機場裡做工程人員。 |